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公共资源配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

上高县徐家渡镇:美丽乡村蝶变有“里”有“面”更宜居

访问量:

关联稿件:

自“三比三争”活动开展以来,上高县徐家渡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以环境提升塑形、文化振兴铸魂、产业振兴强体,不断扮靓“面子”,提升“里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以环境提升塑形,美丽乡村建设紧。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坚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改善环境卫生、落实门前三包、进行庭院整治,打起“头阵”,引导村民养成自觉行为规范,积极投身建设美丽庭院。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道路交通升级改造,下辖20个行政村,村主干道路路面硬化率达100%,稳步推进亮化工程,新安装路灯300余盏。完成356户改厕,改厕完成率104.1%,改塘6口,修建村民活动休闲广场13个。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2023年,全镇省级点5个、自建点7个,共12个新农村建设点,投入资金360万元。以对危房杂房和残垣断壁进行整治,共计拆除危旧建筑90余处,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

二是以文化振兴铸魂,文明乡风满村吹。注重文化传承。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具有红色历史的革命遗址-红十六军旧址,加强规划、管理,做好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保护和利用好九峰禅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古镇;通过农旅融合,打造下兰村秀美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引导村民自治。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全面丰富议事形式。依托“祠堂说事”治理新模式,聘请五老人员、乡贤等担任调解员,大力推行“有事到祠堂说,有理到祠堂讲,有纠纷到祠堂调”的基层治理模式,实现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的有机融合。丰富文化活动。围绕增强文化“软实力”,着力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依托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平台建设和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做到送“艺”入村、送“教”上门,乡村“舞台”和乡村“讲台”齐搭建,切实将文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三是以产业振兴强体,特色产业出实绩。“富硒蛋鸡”做大做强。徐家渡镇坚持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以富硒产业为总抓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存笼100万羽的富硒蛋鸡养殖基地茶杉禽业,目前累计发展和带动上下游产业参与农户3680户,人均年增收达2万元以上。今年8月荣获中国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江西上高富硒禽蛋科技小院”。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被省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以下兰村为例,该村大力打造蔬菜基地200余亩,全力推进500亩青蒿航空育种基地落地建设,依托“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加强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2023年以来,上高县徐家渡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实现了美丽乡村蝶变,有“里”有“面”更宜居。一是庭院美化。以宅基地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美丽庭院+”模式,把创建美丽庭院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有机结合,内塑文明“小家”,外筑美丽“大家”,以庭院的“小美”聚合乡村“大美”,绘就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美丽乡村新画卷。二是路灯亮化。通过新农村建设申请项目资金,相继实施了道路硬化和亮化工程,进一步改善了老百姓晚上出行安全。小小路灯照亮的不仅是村民回家的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三是村庄绿化。通过定期组织人员清理路边杂草,在村内主次干道、房前屋后、空闲地栽植了绿色植物,为空闲荒地铺上了草地,并加强了道路维护及行道树补种,提升了村庄整体形象。(作者:刘选明)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