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与重点民生领域>乡村振兴领域>强农惠农政策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共青团江西省委关于印发江西省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访问量:

关联稿件:

赣农字〔2022〕48号


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局、团委: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我省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基层青年农技人员,有效缓解了全省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青年农技人员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经研究,省农业农村厅、团省委决定从今年开始,联合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现将《江西省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共青团江西省委

                                       2022年8月26日



江西省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江西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及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措施》等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持续提升基层青年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和青年人才发展的部署,以强化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为目标,依托高校资源,运用职业教育理念,通过支持基层青年农技人员进入大学开展在职研修,进一步提高青年农技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为建设“六个江西”、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服务产业发展。围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的人才需求,将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青年农技人员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提高服务能力,实现“培养一人,服务一片”的效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人才支撑。

——立足实际培养。针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现状,加大青年农技人员培养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根据基层工作实际和人才需求,科学制定培养计划,精心设计培养课程;创新培养方式,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激发青年农技人员参与热情,提升培养效果。

——注重实践使用。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建立常态化和实践化培养机制,对青年农技人员“既要扶上马、更要送全程”,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搭建成长成才平台,发挥专业优势和青年优势,在农业生产活动和青年社会实践中提升培养工作的实效性。

(三)目标任务

自2022年起,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以下简称“培基”行动)每年举办一期,共举办三期,每期分专业对基层在岗的农技定向生开展为期三年的培养,由江西农业大学具体实施。第一期培养100名,以后每期培养200名。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实现“四个提升”:理论水平有提升、专业技能有提升、视野格局有提升、综合素质有提升,稳定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青年农技人员队伍,发挥“传播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服务新农人”的作用。

二、实施内容

(一)严格准入

根据“培基”行动总体要求,严格认定条件,规范遴选程序,把好入口关,有序开展培养对象遴选推荐工作。

1.遴选条件。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三农”事业,身心健康,遵纪守法,业务能力较强。

(2)2014年以来,通过省级定向培养毕业并在岗的基层农技人员。

2.推荐程序。将符合条件的人员推荐出来,确定为培养对象。

(1)下达计划。每年8月,省农业农村厅根据各地已毕业的农技定向生数量,向各设区市下达当年度培养计划(2022年度培养计划表见附件1)。

(2)分配指标。各设区市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培养计划及本级农技定向生毕业分布情况,将培养指标分配给各县(市、区)。

(3)组织报名。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单位推荐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报名,并对报名人员信息进行审核。各设区市汇总所属县(市、区)推荐人员后,于每年9月15日前向省农业农村厅、团省委和江西农业大学报送报名登记表电子版(附件2)。

(4)来校报到。每年9月底前,江西农业大学根据备案情况确定分班,并发放《报到须知》,各地推荐人员按《报到须知》有关要求到学校报到,办理报到登记手续。

(二)高校培养

江西农业大学按照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等农技定向生专业科学制定培养计划,2022年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定向生。

1.教学总体安排。坚持“工学交替、分段集中”,由“集中面授+线上教学+实践教学”构成。每年集中面授不少于15天,实践教学不少于10天,线上学习不低于40学时。

2.科学设置内容。结合江西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基层农技人员实际,根据不同专业分类设置课程,围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四大模块,将种养殖最新技术、农产品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作为重点内容。

3.合理组建班级。采用小班教学,班级人数不超过50人,按照产业细分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教授对接进行“学徒制”教学。

4.创新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线上学习、分组讨论、案例教学、学习沙龙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建立学习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开展云课堂,分享农技推广做法和实践体会。

5.突出实践教学。坚持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深度体验式教学,在田间实行高校教师和农民导师“双指导”。学校利用好现已建成的各类教学基地、“科技小院”等平台,实现实践全程有老师指导,每个农技人员有动手机会,尽量覆盖本专业涵盖的产业门类。

6.落实跟踪指导。坚持为青年农技人员提供“学后跟踪服务”,通过远程服务或一线会诊相结合等形式,为农技人员更新产业知识、掌握行业前沿、解决实际难题等提供长期的支持和服务。

(三)实践培养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青团组织要积极为基层青年农技人员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按照巩固提升培养成效的要求,每年组织青年农技人员到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和相关科研院所,进行为期1个月以上的跟班学习;鼓励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青年农技人员参与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试点,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开展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接联系;支持青年农技人员与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家庭农场联合会等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区域性农技推广组织,通过承担农技推广、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等工作,提升青年农技人员充分利用理论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应变处置问题的实践能力;选拔吸纳优秀青年农技人员成为县级团委挂职、兼职干部,县级团的委员会成员、团代表、青联委员,并推荐遴选为“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各地要充分认识“培基”行动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当地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和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工作。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支持,统筹做好相关安排,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培基”行动顺利开展。

(二)严把审核关口。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选派符合报名条件的青年农技人员参与“培基”行动,人员名单须经过本单位领导班子的集体研究。入学前,江西农业大学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进行公告公示,如遇到群众举报经查实的,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三)强化政策支持。“培基”行动年度任务纳入当年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培养经费为6000元/人,在各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经费中列支;鼓励各地积极争取各种渠道资金,加强对青年农技人员成长成才的跟踪培养和指导。各地在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时,要向青年农技人员予以倾斜。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青团组织、江西农业大学要强化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大力宣传“培基”行动开展情况,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联系方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吴成彧,0791-88512796,295235830@qq.com;团省委青年发展部樊康,0791-88910822,1517009****;江西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胡月、管国泉,0791-83803517、83813242,1376718****、1367708****。


附件:1.江西省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2022年度培养计划表

          2.江西省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报名登记表


附件1:江西省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2022年度培养计划表


序号

设区市

现代农业技术(人)

畜牧兽医(人)

合计(人)

1

南昌市

6

6

12

2

九江市

10

11

21

3

景德镇市

2

1

3

4

萍乡市

1

1

2

5

新余市

-

1

1

6

鹰潭市

2

2

4

7

赣州市

6

5

11

8

上饶市

8

8

16

9

宜春市

8

8

16

10

吉安市

3

3

6

11

抚州市

4

4

8

合计

50

50

100



附件2


江西省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报名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序号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所在县

工作单位及岗位

三定向学习专业

现有最高学历

1









2









3









4









5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