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审计质量这一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一直以来,上高县审计局高度重视,始终关注审计全流程、各环节,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一、找准着眼点,提高审计质量
着眼审前调查。审计调查是审计项目现场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也是提升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审计现场实施前,审计组采取座谈、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内部管理、党员干部遵守纪律规范等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找取薄弱环节,编制调查了解记录,为制订审计实施方案和现场审计提供依据,为审计质量奠定基础。着眼审计全过程监督。县审计局从内部层级监督、被审单位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等方面,全面强化制约监督,规范权力运行,保障项目质量。强化内部层级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审计组进点审计现场时,将审计署“四严禁”工作要求及“八不准”工作纪律作为通知书附件送达被审计单位并张贴公示,主动接受被审单位监督,切实做到依法审计;及时召开业务会研究审核到公告期的审计项目结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着眼审计整改。县审计局加强整改督促机制建设,按照“谁审计谁督促”的原则,及时提出审计建议,督促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进一步巩固审计成果的转化,保证审计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二、坚持审计理念,实现“三个转变”
被审计单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要求审计的转变。近几年来,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单位主动要求审计,让审计机关及时把把脉、会会诊,达到了“治已病、防未病”的效果。从单一的财务审计到绩效审计的转变。从过去的主要关注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转变为更加注重被审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性的绩效审计,切实做好审计“经济卫士”;审计整改从“问题揭示”到“健全完善”的转变。全面落实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深入探究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提出审计建议,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内控管理,防范化解风险,扎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
三、创新工作模式,打造审计亮点
贯彻落实投资审计转型。根据新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条例,逐步从过去单一的造价结算审计中解脱出来,采取了专项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等多种审计形式,对建设项目的政策落实情况、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情况、招投标和物资采购情况、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审计监督。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出台了《上高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实施办法》,为全县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以审代训,构建新型内审体系。为全面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及完善内部审计指导和监督职能,陆续推动了41个重点部门和单位成立了审计委员会及内审机构,收纳内审人才54人,开展内审集中学习5次,开展以审代训13人次,抽调内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19个。通过以审代训,切实提高了重点部门及单位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高标准开展民生审计。组织开展的全县粮食系统2016-2021年资金收支、管理情况的专项审计项目获2022年全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县级三等奖、全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县级二等奖,出具的审计报告同时被省审计厅推荐至审计署农业司作为全国涉农优秀审计报告模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