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县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农业农村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执行公开>规划计划>工作计划

上高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访问量:

关联稿件: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高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精神,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有关工作。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基本情况

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如期完成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3年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勘测规划工作。大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依托水稻科技小院,打通技术的“最后一公里”,推广“双季双机插”技术新模式,积极做好早稻生产工作。完成早稻栽插面积26.68万亩,较上级下达的任务增加0.08万亩,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早稻生产任务。同时,中晚稻的任务落实也非常顺利,预计中稻播种面积7.9万亩,晚稻播种面积27.1万亩,大豆红薯玉米等旱粮5.05万亩左右,全年粮食播面可达66.73万亩左右,预计比省下达的65.56万亩增加1.17万亩,春收油菜面积10万亩,总产1.05万吨,巩固了我县产粮大县的地位。积极推动“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工作法,为全县粮食稳面提产、油料扩面增产提质增效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2.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积极推动富硒、中药材、果业、蔬菜等特色产业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新增绿色有机8个,目前已获得5个有机转换证,4个产品即将取得绿色认证证书。一是推动富硒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天然富硒禀赋,积极融入全市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势总体布局,成功申报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参与包含关于富硒禽蛋产业奖补细则的《上高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一条》前期相关对接工作。成功申报江西省地方特色鸡产业集群项目(2023年-2025年),目前已确定该项目各子项实施主体,涵盖禽产品加工、富硒蛋鸡养殖主体培育,饲料厂建设等。围绕富硒水稻、富硒禽蛋、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中药材,加快推进富硒强县建设,有序推进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扶持培育富硒示范基地12个,力争到2023年年底,获评市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达30个。二是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翰堂镇棠陂村100亩罗汉果规范化种植基地和泗溪镇中宅村200亩特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新建30亩濒危特色中药材岗梅育苗基地,2023年上半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1万亩。三是推动水果产业提档升级我县加快水果品种改良和更新换代,引进金秋砂糖橘、“阳光一号”桔柚、蜜桔、太秋甜柿等优良水果种植,建成200亩柑橘良种繁育基地1个,年培育柑橘种苗30万株以上。截至目前,全县水果产业面积约3.5万亩,其中柑橘类水果面积约2.9万亩。四是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推广设施蔬菜专用优良品种,连作障碍防治等技术,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上半年已完成先锋村和石湖村两个30亩以上设施蔬菜基地的建设。2023年上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75万亩,其中常年蔬菜生产基地8个,基地面积0.2万亩。

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序推进。一是有序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把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作为重要抓手,提高农药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在泗溪镇曾家村、锦江镇新华村、新界埠桐山村、光明村、芦洲新桥村、大垣村和敖山居井村建立7个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面积40万亩次。二是有序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在田心镇南江村开展枳壳3414试验1个、枳壳锌肥试验1个、枳壳有机肥替代试验1个,在泗溪镇曾家村开展早稻侧深施肥示范1个,已完成取土检测609个,得出检测数据4000多项次,发放施肥建议卡等宣传资料3000多份。大力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增施堆肥1.1万亩,全面完成堆肥撒施工作,开展水稻试验1个、果树试验1个、蔬菜试验1个,建立效果监测点20个;发布堆肥替代部分化肥施肥方案,涵盖水稻、柑橘、蔬菜和茶叶等多种作物。三是有序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租赁142亩严格管控地块,计划种植60亩艾草,强化对严格管控区日常巡查监管,严禁种植可食用农产品;已采购石灰727吨,完成生石灰调酸6054亩,采购土壤调理剂322吨,完成土壤调理剂钝化3220亩,计划中稻和晚稻喷施叶面阻控剂,采购叶面阻控剂10181L,实现全县安全利用任务中晚稻叶面阻控剂喷施全覆盖。

4.农业行业监管不断强化。一是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护农”、“夏季百日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350余人次,检查范围涉及14个乡镇228家饲料、兽药、鱼药生产企业和农资经销店,抽取种子样品15个、肥料10个、饲料样品10个,查验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鱼药、饲料标签800多个,受理种子经营户经营备案132家。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广应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截至目前纳入平台监管的三前主体有212家(含豇豆种植主体)。积极开展农产品智慧抽检工作,2023年上半年共开展定量检测522批次,快速检测4916批次,检测任务完成率85.9%。三是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监管。全面实行农药经营许可证制度,限制使用农药严格实行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等农作物的生产。截至目前,对农药经营店的防护措施、经营电子台账进行了检查,共检查农药经营店150家。

5.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按照“连点成线、拓线面成、突出特色,整体推进、产村融合、管建同步”的工作要求和“十个一”“八个有”建设为主要内容,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照建设标准,实行示范引领,抓好投资1532万元的上高县乡村振兴建设(专债)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县100个新农村建设点共拆除“三房”8.96万㎡、硬化村内道路5.96万㎡、修建排水沟渠22.6千米、铺设污水管网25.2千米、改水210户、改造户厕96户、安装太阳能路灯159盏、新建污水处理池9个。二是严把户厕改造质量关。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对照国家标准完成3240户不规范农村户厕的改造工作,确保完成一户、达标一户、使用一户、奖补一户。通过江西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竞价购买了768个二八式一体外置化粪桶,有效从源头上保证化粪桶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三是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上高县农村人居环境督查考核办法》文件要求,抓好辖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对房前屋后的规范摆放、鸡鸭的有效圈养及对环卫外包第三方公司的履职尽责进行监督检查。目前确定了100个新农村建设点(省点47个、自建点53个),涉及13个乡镇、93个自然村,惠及5260户、18194人,投入资金共3000万元。

6.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一是加快推进村集体资产清查按照“早计划、早部署、早行动、早上报”的方针,高质量完成全县清产核资工作。2022年,全县核实资产总额9.21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1.7余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173.6万亩,其中农用地总面积163.4万余亩,确权耕地48.03万余亩。二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以“一户一宅、户有所居”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规范管理试点工作。今年上半年,累计开展宅基地执法巡查243次、469人次,妥善调处矛盾纠纷18起。全县累计退出宅基地345余宗、面积3.5万余平方米,已受理农民宅基地建房申请473宗,完成审批438宗、面积5.18万余平方米。三是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督促乡镇将《江西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下发至村、组、农户手中,确保使用的合同规范,并督促乡、村、组对今年的新流转户签订合同。同时在今年3月份召开土地流转部署会,以会代训提升乡镇人员业务水平,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其服务指导作用。

7.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上高县农业农村局招商队伍赴省外多地开展招商6次,接待客商3次。收集有效信息8条,签约项目一个:江西裕联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的标准化蛋鸡养殖基地及配料厂建设项目。目前与华裕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初步确定投资6亿元,计划7月份与华裕集团正式签约。另外,与中农联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虞城县畅隆肠衣有限公司、漯河市真旺食品有限公司、绿色大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苏新侬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正在积极对接当中。截止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共7953万元,对我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和保耕生物工程项目每周进行了调度、审核、上报,在5月份的市级通报中,上高县位于全市第四,排名靠前。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稳定粮食生产难度大。粮食种植成本偏高,机械化育秧插秧率低,土地流转成本增加。同时,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机推广体系和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种粮者面临巨大压力。农机推广技术偏低,加大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具的推广难度。

2.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不够突出。富硒鸡蛋、富硒大米、中药材等产业规模还不是很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品牌还不够响、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产业聚集效益不够突显,产业链不够完善,食品产业园建设不够快。

3.新农村建设存在短板。部分新村点没有落实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制度,导致出现村庄内乱摆乱放现象反弹严重,鸡鸭圈养不彻底,村庄环境不能保持日久日新,“新村新貌”体现不明显。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全力稳定粮食生产。抓好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组织勘测设计单位在项目村“五进五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规划设计编制工作,抓好工程进度和质量,做好迎接市级验收和省级抽查的准备工作,力争在全省激励评价中进入前20名。加强对早稻的后期管理工作,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抓好中稻的栽插及晚稻的播种育秧工作,稳定中晚稻生产面积。积极组织推进水稻产业体系建设、优质稻米协同推广等项目。加强对水稻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粮油技术指导服务,加快“五良”工作法示范推广,确保粮油单产提升成效。

2.加快特色富硒产业发展。抓好规模化、标准化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富硒农产品品牌认证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推进富硒蛋鸡产业发展,力争到2023年年底,获评市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达30个、富硒产业市级龙头企业达7家。推动涉硒骨干龙头企业扶持和培育、富硒标准制定以及硒宣传和硒科普等工作,鼓励和支持主要涉硒主体朝精深加工发展,做稳富硒大米产业,做大做强富硒蛋鸡产业,补齐富硒果蔬短板,搭建以富硒蛋鸡产业为主的数字平台,推进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拓宽富硒产品销售渠道,开拓富硒农产品市场。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抓好农药减施增效工作继续把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作为重要抓手,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依据病虫发生实况与农业植保部门的防治意见统一防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提质增效。二是做好“三新”技术推广工作。建设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布设晚稻试验,继续开展技术培训,稳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三是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全面落实省级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完成中晚稻叶面阻控剂喷施和水分调节等管控措施,做好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台账建设、效果评估、省级验收等工作。

4.加强农业安全监管。一是抓好农业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我县锦江水域电、毒、炸鱼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渔业生态平安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大力开展执法检查工作,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是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行动,压实企业生产责任,督促其完善生产档案,规范使用投入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进一步提升县乡两级监管和检测能力,指导乡镇网格监管员加强巡检,督促企业对上市产品及时开具合格证,全力提升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分数进入第一方阵。

5.推进实施和美乡村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全县100个新农村建设点在8月底前基本完成“七整”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新农村建设工作。严格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和资金使用管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规范、高效。二是加快推动农村户厕问题整改。对照年度任务,加大户厕改造验收指导力度,压实乡村主体,统一全县改厕标准,每个乡镇树立一个改厕示范村,确保高质量完成9个整行政村户厕改造推进和全县共3240户的户厕改造任务。三是加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照《上高县农村人居环境督查考核办法》文件,组织协调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第二季度检查,同时坚持每月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暗访和每月通过5G+长效管护平台对全县村庄环境进行巡视。

6.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一是压茬推进宅改试点工作要求116个“宅改”试点村继续围绕“7+4”目标任务,在制度机制探索上面出成效,同时要以点带面,及时总结提炼,以典型引路的方式推动取得更多成果。二是浓厚农村改革工作氛围将农村改革工作与“三比三争三赛”活动相结合,组织乡、村、组多层级多轮次开展“宅改”业务培训、“三资”管理系统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熟悉政策、开展工作的能力。三是创新探索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学习外地经验,探索与土流集团多方共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模式,规范农村集体资源交易,确保农村集体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7.加快产业园区建设进度。凸显产业聚集效益,优化产业布局,从全产业链各环节着手,补齐目前产业短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紧紧围绕富硒蛋鸡发展的全产业链,不断补链强链,加强科技支持,制定上高富硒鸡蛋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推动上高富硒鸡蛋品牌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县蛋鸡养殖规模达1000万羽,形成集种鸡良种繁育、青年鸡育雏、蛋鸡养殖、饲料生产、仓储、冷链物流、数字化交易、禽类屠宰、蛋品和禽肉深加工、有机肥生产等全产业体系,全产业链年产值达70亿元。积极对接湖北神地生物科技等企业引进蛋品深加工企业,充分利用畜禽集中屠宰优势,大力引进肉类副产品深加工、预制菜、低温串串等生产企业入驻,把园区做成肉蛋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园区,把肉类食品和富硒鸡蛋的深加工做深做强,效益不断提升。争取用2—3年时间打造成一个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食品加工产业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